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近日穿越台湾海峡,在南海展开海试和常规训练。按照山东舰服役前的经验,福建舰完成测试后很可能直接前往三亚举行入列仪式。这艘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平直甲板航母,将显著提升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。
电磁弹射系统是福建舰的核心技术突破。与传统的蒸汽弹射相比,这种新型系统能通过精准调节电流,为不同重量的舰载机提供最优化的起飞推力。特别是对中小型无人机而言,电磁弹射能确保全程稳定的加速度。此外,该系统体积更小、重量更轻,且无需消耗锅炉蒸汽,大大缩短了弹射准备时间。
弹射技术的突破彻底解放了歼-15舰载机的作战潜力。此前在辽宁舰和山东舰上,受限于滑跃起飞方式,歼-15的最大起飞重量被限制在27吨左右。为了确保安全起飞,战机通常只能携带少量空空导弹和燃油,严重制约了其作为重型舰载机的优势。在执行对海打击任务时,飞行员必须谨慎权衡弹药和燃油的配比,极大影响了作战效能。
展开剩余64%目前歼-15主要配备的鹰击-83和鹰击-91反舰导弹已显力不从心。鹰击-83作为亚音速导弹,仅能有效应对中小型海军目标;而鹰击-91虽然具备超音速能力,但射程有限且技术源于苏联KH-31,其突防能力在现代防空体系面前已显不足。
更先进的鹰击-12导弹虽然射程远、速度快,但7米长、2.5吨重的庞大体型给战术飞机带来巨大挑战。特别是对滑跃起飞的歼-15而言,挂载这种重型导弹会导致严重的重心偏移问题。为此,中国曾专门研发歼轰-7B战机,但最终未能服役,目前主要由轰-6K轰炸机搭载。
这一困境直到鹰击-15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出现才得以解决。这款专为战术飞机设计的导弹,在保持远射程的同时实现了小型化。歼-15T在弹射起飞时可轻松挂载3枚鹰击-15,配合空对空导弹,形成强大的独立作战能力。与美国F-35C依赖隐身突防不同,中国选择发挥重型舰载机的载荷优势,通过导弹的远程打击能力确保战机安全。
鹰击-15采用先进的超燃冲压技术,最高速度超过5马赫,其独特的弹道特性让传统防空系统难以拦截。即便美国最先进的标准-6防空导弹,面对这种新型威胁也力不从心。这种看得见却打不着的战术优势,使福建舰的打击能力远超美国核动力航母。
在模拟对抗中,福建舰仅需出动少量歼-15携带鹰击-15,配合电子战机,就能对美航母构成致命威胁。而美航母的反击手段——AGM-158C等亚音速导弹,很难对8万吨级的福建舰造成决定性损伤。这种非对称优势使福建舰在远洋单挑中占据上风,尽管在持续作战能力上仍逊于美核动力航母。
发布于:天津市可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